熱門文章
消費金融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會
發(fā)布時間:2018-10-26 分類:趨勢研究
“消費金融是未來大趨勢之所在?!眹医鹑谂c發(fā)展實驗室銀行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在過去十幾年的時間,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中國的經濟結構已經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過去,投資是拉動中國GDP增長的主力;現在,消費占GDP的比重將超過一半以上,大大超出了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與此同時,經濟增長動力發(fā)生變化。曾剛認為,實體經濟的結構變化或經濟動能的轉化一定會帶動金融服務主要領域的變化,中國現在僅有幾家上市銀行的零售業(yè)務收入超過對公業(yè)務收入,而多數銀行對公業(yè)務仍然占主導地位。從趨勢上看,整個消費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如果持續(xù)維持在這樣一個水平上,未來整個經濟結構和收入結構的變化是必然的。
近年來,消費型經濟的迅速崛起正引導消費金融發(fā)展步入快車道,特別是政策的利好、監(jiān)管的規(guī)范更為消費金融的增長開辟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但是,在發(fā)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為此,消費金融首先應該為消費領域服務、為消費者服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其次,合法合規(guī)經營守住底線,不做超越底線的事情,提升制勝力,嚴格監(jiān)管。另外,要運用科技夯實核心競爭力,金融科技創(chuàng)新將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利用數據,獲取客戶,把控風險,開拓市場贏得行業(yè)地位。構建一個健康的產業(yè)生態(tài)需要各方的努力,需要資源、需要協同,更需要智慧和勇氣。
就金融機構而言,如何構建消費金融的核心競爭力?從整個銀行體系來看,無外乎以下幾種能力:場景端的用戶獲取和開發(fā)能力、資產端的風險和定價能力。配合這兩方面,通過數據的獲取帶來數據的聚合和互換價值,最終對持牌機構整體上融資能力提升、融資的多元化,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而這四種核心能力都依賴于整個IT系統(tǒng)的開放和連接能力,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對IT的高并發(fā)、高可用,一系列的負載均衡跟電商相匹配的壓力和能力還是挺大的。
機會不僅僅在國內市場,就全球而言,中國將引領全球消費金融的發(fā)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表示,中國市場是一個大市場、新市場、日益增長的快市場。截至目前,美國的消費總額為5.6萬億美元,而中國的消費總額已達到了5.2萬億美元。2017年,中國互聯網的消費金額已達到9000多億元,估計2020年可以達到10萬億元。更為重要的是,外商銀行看中了中國的“新”,隨著中國對外商投資中國銀行的比例放開,中國消費金融不僅是一個大市場、新市場,同時還是一個富市場。
魏建國指出,中國正在實施更大范圍、更高水平以及更廣領域的開放,隨著中國未來持續(xù)對外開放,無論是在投資,還是在進出口都將會出現一個新的局面。特別是隨著跨境電商的經營支付、關稅的完善,中國的跨境電商將會出現一個新的高潮。魏建國最后提醒說,現在中國的消費金融還談不上轉型升級,還需政府、專家、學者以及產業(yè)鏈、供應鏈、服務鏈等各環(huán)節(jié)的積極推動。